1. 藍天下半年筆電業績拚逐季增 中國通路事業穩健向上

    2023-08-13T20:14:07+08:00

    藍天 (2362-TW) 表示,下半年筆電標案收成及新品挹注下,力拚業績逐季成長,中國通路事業則受惠政府擴大內需政策,以及迎來消費旺季,營運也可望穩健向上。藍天表示,筆電上半年耕耘的標案可望在下半年收成,加上各區業務亦積極擴增訂單量,並配合全球百位客戶的行銷策略,推出搭載 Intel 及 Nvidia 新世代平台的機種。藍天看好,下半年筆電出貨質量齊揚,高效能的藍海機種銷售比重持穩提升、產品組合轉佳下,有助獲利率表現,力拚業績、獲利季季增的目標。中國通路事業方面,藍天表示,配合政府刺激內需、擴大消費措施,以及暑假、周年慶、聖誕節等消費旺季加持,下半年業績可望穩健向上,加上匯率波動趨緩,業外影響可望改善,營運穩中求進。藍天表示,旗下的 3C 通路商場百腦匯將聯動廠家、商家舉辦線上線下實體活動,提升來店人流量、刺激消費提高商家收益,轉投資的群光廣場百貨獲利也是樂觀可期。藍天 7 月營收 14.9 億元,月減 1.4%、年減 13%;累計前 7 月營收 128.88 億元,年減 0.3%。

  2. 空頭鎖定AI狙擊台股 籌碼凌亂 短線箱型震盪整理機率大

    2023-08-13T16:00:03+08:00

    AI 股震盪拖累台股周線收黑,單周下 242.43 點,投信認為,台股目前多拉回壓力,加上籌碼面凌亂缺乏主流領盤,預期短線將呈現箱型震盪整理格局。AI 股劇烈震盪,觀察三大法人上周操作,外資及自營商分別從台股提款 327.74 億元、386.08 億元走人,自營商賣超金額更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僅投信逆勢站在買方,單周買超台股 155.13 億元。三大法人一周下來合計從股市提款 558.69 億元。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受基本面弱、本益比偏高、籌碼凌亂等壓力下,加上缺乏主流類股引領盤勢,導致大盤受挫承壓。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第 2 季財報陸續揭曉,加上聯準會下次開會要等 9 月下旬,在資訊空窗期,預期市場表現空間也相對有限。從需求來看,下半年需求有望比上半年好,但對復甦幅度預期存有落差,接下來就是等基本面上來,電子產業有望重回軌道。PGIM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指出,台股受國際科技大廠股價回檔,導致原本熱門的 AI 概念股出現大幅下,在法人停損之下,勢擴散至中小型股與非 AI 類股,指數也隨之破季線位置。保德信投信認為,目前短線籌碼趨近凌亂,建議操作先行提高現金比率靜待量縮止穩後,再重新積極布局。孫傳恕認為,這波 AI 回檔可視為獲利了結賣壓,並非趨勢與展望方向改變,且市場預估 AI Server 將於第 3 季開始出貨,AI 發展有利於資金進駐半導體、電腦周邊、PCB、電子零組件等不同族群,拉回反而有利 AI 類股未來的走勢更為健康。

  3. 腸病毒疫情升溫 兩大疫苗供應商展開鋪貨

    2023-08-13T14:00:04+08:00

    腸病毒疫情升溫,國內兩大供應商也展開鋪貨,根據食藥署最新資料顯示,高端疫苗 (6547-TW) 首批完成封緘檢驗數量約 2 萬劑,國光生子公司安特羅 (6564-TW) 也有望開始出貨,挹注 8 月營收成長。高端腸病毒 71 型疫苗今年 4 月取得台灣食藥署核發正式常規藥證後,隨即開始疫苗的生產製造、檢驗放行等工作,隨著檢驗封緘作業完成,將陸續開始出貨。從衛福部食藥署 7 月生物藥品檢驗封緘資料顯示,高端腸病毒 71 型疫苗 Envacgen 於 7 月 27 日結案,封緘劑量共 20123 劑。據了解,每劑價格為 4300 元。另外,高端今年 5 月向越南藥品管理局 (DAV) 提出新藥查驗登記審查申請,預計審查時間約一年,後續規劃向東南亞與其他目標市場提出藥證審查,擴大海外市場。安特羅日前也公告,旗下安拓伏腸病毒 71 型疫苗 (EnVAX-A71) 今年 3 月 17 日領取藥證,近期就會開始供貨,預計年底前會分 2-3 次出貨,總出貨量逾萬劑。安特羅表示,除了國內開始鋪貨外,該疫苗也在越南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已在 6 月底完成收案,追蹤期約一年,不過今年底有望進行期中分析,加強真實世界的數據。

  4. 正崴Q2轉盈EPS 1.6元創11季高 下半年營運續升溫

    2023-08-13T13:00:06+08:00

    正崴 (2392-TW) 公告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 7.63 億元,較前季轉盈、年增 52.4%,每股純益 1.6 元創 11 季新高,上半年則為 0.27 元;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Type C 新品放量,以及轉投資能源事業挹注,營運將顯著升溫。正崴也同步擴大越南布局,透過子公司富士臨國際投資,增資轉投資的 FOXLINK VIETNAM、FOXLINK DA NANG ELECTRONICS 各 1000 萬及 2800 萬美元,合計 3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2.1 億元。正崴美系大客戶今年新款智慧型手機充電接口由原先的 Lightning 轉換成 Type C,正崴已經陸續出貨,加上第三季起邁入傳統電子產業旺季,下半年整體製造事業升溫。此外,正崴轉投資的森崴能源 (6806-TW) 台電離岸風電二期工程,進入營收認列高峰,加上毛利率較佳,也將挹注正崴營收及獲利表現。正崴第二季營收 171.85 億元,季減 7.8%、年減 21.5%;毛利率 12.7%,季增 1.1 個百分點、年減 0.4 個百分點;營益率 0.8%,季減 0.2 個百分點、年減 3 個百分點。累計正崴上半年營收 358.16 億元,年減 9.7%、毛利率 12.1%,年增 0.3 個百分點、營益率 0.9%,年減 1.1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29 億元,年減 74.9%。正崴 7 月營收 78.98 億元,月增 35%、年增 2.3%,為今年新高,累計前 7 月營收 440.17 億元,年減 7.1%。

  5. 〈台股風向球〉短線空軍集聚 一個理由恐令大盤修正期拉長

    2023-08-13T12:00:08+08:00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續 242.43 點,合計 8 月以來點已達 544 點,不過,外資續賣造成一定壓力,僅投信出現逢低承接買盤,法人認為,短線空方氣勢已明顯升溫,預料在外資 8 月匯出股利高峰期結束前,難見到積極的反彈攻勢。三大法人上周在集中市場賣超 557 億元,其中,外資賣超 328 億元,自營商賣超 386 億元,投信買超 157 億元;而店頭市場中,外資賣超 120 億元,為連 4 賣,並創 2019 月 12 月下旬以來單周最大賣超,投信小買 5.69 億元,而自營商續賣 128 億元,連 39 周賣超。大型法人籌碼偏空,以金額來看,過去一周外資賣台積電 (2330-TW) 最多達 71.4 億元,奇鋐 (3017-TW) 和技嘉 (2376-TW) 均超過 30 億元,聯發科 (2454-TW)、聯詠 (3034-TW)、元大台灣 50(0050-TW) 和聯電 (2303-TW) 逾 20 億元,鴻海 (2317-TW) 逾 18 億元。而投信買超金額較大者有健鼎 (3044-TW)22 億元,川湖 (2059-TW)15 億元,台積電和金像電 (2368-TW) 均超過 10 億元,緯創 (3211-TW)、台光電 (2383-TW) 和奇鋐均逾 9 億元,雙鴻 (3324-TW)8.4 億元。台股交易員指出,投信開始在 AI 族群拉回時趁場布局,不過,相較整體大盤目前相對偏空整理氣氛,僅靠投信之力難有明顯轉圜,先觀察 8 月 16 日台指期結算、及 8 月除息高峰後外資匯出的力道可否減緩。永豐投顧則觀察技術面,上周台股拉回緊貼 16600 點,站在本波段頸線位置,破頸線即形成 M 頭,若本周無法迅速反攻脫離低檔區,則短線空方優勢會更鞏固。永豐投顧進一步提醒,由於 AI 相關個股幅甚大,大盤也隱含不穩定因素,而近期缺乏基本面利多扭轉趨勢,不排除上周的調整也許只是開始,恐還有修正空間。但隨著投信積極加碼 AI 相關族群,永豐投顧認為,中長線還是有利科技股,雖謹慎看待盤面波動,但不須太偏空。

  6. 台積電2奈米與德國廠拍板 完成全球化佈局 高通棄英特爾20A晶片 差距將越來越大

    2023-08-13T10:30:11+08:00

    〈 台積電領先群雄投資全球 當景氣復甦時產能市占將完全制霸〉本周二 (8/8) 台積電 (2330-TW) 召開董事會,通過第二季配發 2 元現金股利,以及另三項海內外投資案,第一案為先進製程 2 奈米新廠拍板定案,將在高雄楠梓產業園區落腳,核准預算為 60.5 億美元,計劃於 2025 年量產。第二案通過歐洲投資案,將在德國德勒斯登設廠,核准預算約為 38.84 億美元,持股七成,與車用大廠: 德國博世、英飛淩和恩智浦半導體成立合資公司。第三案為加碼投資美國廠,核准預算為 45 億美元。台積電 (2330-TW) 最早於 2020 年於美國亞利桑那設廠,跨出全球擴張的第一步,並於 2022 與 2023 年兩度加碼投資美國廠。2022 年與日本索尼(Sony)、豐田(Toyota)和電裝株式會社(Denso)合資,在日本熊本設廠。今更在汽車製造的核心地區 - 歐洲也成功插旗,德國新廠將與車用大廠合作將專攻車用晶片,至此台積電未來在台、中、美、日、德都有設廠,製造基地將遍佈五個國家、橫跨三大洲,完成全球化佈局。〈英特爾就是個媽寶 + 啃老族 沒有客戶訂單如何在先進製程燒錢投資〉競爭對手英特爾為重返晶片製造領導地位,通過一系列投資案,斥資 250 億美元在以色列蓋廠,加碼 300 億歐元在德國興建兩座晶圓廠,並陸續在愛爾蘭、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投資後段封裝測試廠。英特爾希望透過這些蓋廠擴建計畫,能讓歐洲在 2030 年拿下全球半導體 20% 製造的目標。具備雄心壯志且口氣很大。但就如同智霖老師在 8 月 5 日文章中所說的,從產能、良率與專利數來看英特爾想超車台積電根本是非常困難。請投資朋友請務必下載文章下方智霖老師的 APP,老師都會為大家追蹤重要的國際事件與總經分析,每週也都會針對看好的產業方向個股準備投資名單且設定價位,想操作的投資朋友都可以先下載陳智霖分析師 APP 來體驗相關服務,不定期會在早上的時間透過 APP 廣播節目給你盤勢提醒,完整的分析內容請大家務必鎖定本週六 8/12 晚上 20:30 的直播節目,週六見。最新影音 (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 Youtube 收視品質會更佳)近日郭明錤分析師也指出,由於高通已與台積電及三星合作,加上裁員以及智慧手機市場仍在下滑,高通恐無足夠資源開發英特爾 20A 晶片。郭明錤表示,IC 設計公司在 7 奈米後的開發成本顯著提升,一線 IC 設計業者的高階訂單對晶圓廠尤為重要,因為一線 IC 設計廠商的設計能力、訂單規格(特別是高階)、訂單規模相比一般訂單可以顯著改善代工廠的技術實力,這也是台積電能獨佔鰲頭,持續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若如傳言高通已停止英特爾 2 奈米晶片設計,代表 Intel 18A 研發與量產將有更高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因為沒有客戶訂單只能燒錢研發,沒有量產就不可能讓學習曲線進步而去推升良率,這是三星當前的劣勢,而英特爾想要追趕上三星甚至是挑戰台積電晶圓代工的產業龍頭地位是更難上加難。您可以點選下方紫色圖免費註冊陳智霖分析師 App,掌握最新分析動態最新影音 (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 Youtube 收視品質會更佳)錢進熱線 02-2653-8299, 立即邁向系統依據的股票操作。

  7. 嚴陳莉蓮用一輛國產輕油電車,揭新能源車藍圖!70年老大哥裕隆近年轉型策略一次看

    2023-08-13T10:00:06+08:00

    撰文 ‧ 黃阡阡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接任已經 5 個年頭,先是大動作打虧,再帶領團隊務實轉型,5 年的期中考也將檢視,這場轉型的成果能否帶著裕隆老店,迎向下一個 70 年。8 月 2 日,成立超過 40 年的苗栗三義裕隆車廠內,搭起喜氣紅色拱門,除了迎接國產 X-TRAIL 輕油電的下線,更歡慶裕隆 70 周年。5 年前,接下裕隆集團掌舵重任的執行長嚴陳莉蓮,這天以一襲黑色正裝腳踩招牌紅鞋,她率集團一級主管強調,「我相信今天下線的 X-TRAIL 輕油電新車,一定能為裕隆與裕日車帶來長紅業績!」值得一提的是,嚴陳莉蓮這天特別帶上鮮少亮相的一雙兒女 Michelle、John,一同為 X-TRAIL 輕油電新車見證,更複製了 1986 年第一部國產汽車「飛羚一○一」的下線典禮畫面,象徵了傳承的意義。1953 年成立的裕隆汽車,從新店工廠開始累計生產超過 270 萬輛國民車款,在國內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創造出無數的經典代表作。但裕隆走過輝煌時期後,也面臨轉型改革壓力。受兩岸車市急凍、自主品牌納智捷虧損影響,2018 年底因丈夫、裕隆集團前執行長嚴凱泰辭世,扛下 4 千億元裕隆江山的嚴陳莉蓮,隔年一次性勇敢認虧、提列 244 億元虧損,雖然創下裕隆成立以來最嚴重虧損紀錄,但也從這刻開始,裕隆轉型的引擎加速啟動。「70 年前,我的公公嚴創辦人(嚴慶齡)與婆婆吳總裁(吳舜文)創辦裕隆汽車,自此開啟台灣汽車工業發展,這 70 年來,裕隆汽車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敢忘記創辦人與總裁的造車理念。」除了感性提到公婆,嚴陳莉蓮也強調,「面對未來,我會持續帶領裕隆集團各事業體轉型升級,共同迎向新能源車及移動服務的新趨勢。」而「新能源車」及「移動服務」也是裕隆集團正全速前進的方向,所有的轉型成果,在 70 周年都得交出成績單。車業高層不諱言,「今年就是裕隆轉型以來的期中考,當然從新能源車款與銷量來看確實小有成績,但汽車業這幾年變化快速,相信對於裕隆團隊的壓力不小。」裕隆 70 周年,嚴陳莉蓮正向市場端出三盤大菜。新能源車款齊發第一盤大菜,是新車款。瞄準新能源車的裕隆,先以納智捷品牌純電車 n⁷打頭陣,提供國內目前預購價在百萬元內的平價電動車,共吸引 2.5 萬張訂單。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透露,目前按計畫進行,希望如期在年底前有好消息。此外,中華車旗下的 MG 憑藉 HS PHEV 馭電版、HS 1.5T 旗艦版兩款車型切入市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預計八月再推出新的小型跨界休旅車,銷量可望再創高峰外,中華汽車今年也推出長里程版電動菱利,布局新能源車態勢相當明顯。車業人士分析,近年 MG 品牌積極朝向電動化發展,未來中華車導入 MG 純電車的機會也是勢在必行。來源:《今周刊》 第 1390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延伸閱讀: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 明年股息發很大?達人解析 5 檔金融股獲利「這 1 檔升息、降息都吃得開」碳權交易所進駐高雄軟體園區!碳稅、碳費怎麼收?一文讀懂淨零排放 8 大關鍵字

  8. 最剽悍AI股傳奇》曾大喊「沒賺錢不領薪水」、敢對「毒蘋果」斷捨離…林憲銘如何帶領緯創市值翻3倍

    2023-08-13T09:20:08+08:00

    撰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宏碁分家到現在,明基是穩當的,宏碁也穩當了;緯創…… 比較辛苦。」這是電腦品牌廠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在 2004 年時的評論。集團是在 2001 年分家的。頭幾年,施振榮三大子弟分掌兵符,李焜耀領軍的明基既拚代工又打品牌,營運大鳴大放;而本來就有 Acer 招牌光環加持的宏碁則由王振堂接棒,2004 年躋身全球第五大個人電腦(PC)品牌。相較之下,由林憲銘主導、專職代工的緯創,是當年最不被看好的「小弟」。誰能想到,宏碁分家時最不被看好的緯創,今年一躍成為全球幅最剽悍的主要人工智慧(AI)概念股,帶動市值超過 3300 億元。這個數字是宏碁的 3 倍……,當年的小弟,彷彿瞬間成了大哥。「辛勞而謙虛,君子有終吉!」在緯創內外交迫的 2004 年,董事長林憲銘用這句話當標題,寫了一封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雖然不知 20 年後的股價、市值噴發,是否就是他所說的「終吉」,但要解密緯創在今年寫下的傳奇,確實也得從林憲銘的特質,以及 2004 年緯創所遇到的難關講起……。當年身為二線筆電代工廠的緯創,以近乎成本價搶下戴爾(Dell)、惠普(HP)的代工訂單,林憲銘還因此遭到當時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公開點名抱怨。對於流血搶單,一說是緯創為求生存之舉,另有一說,則指當時緯創砍價的壓力其實來自客戶,品牌大廠擬藉此制衡一線代工廠。無論何者為真,都是夾縫求生的困境。如今不少老戰友談到緯創幾度轉危為安、甚至再掀風雲的關鍵,異口同聲,也都是從他的「待人之道」談起。「Simon 對高階主管、基層員工都很好,親和力很強,員工不會怕他,但很尊重他。」機構件供應商宏塑工業董事長高新春指出,在緯創,林憲銘是出了名的不說重話、很少發脾氣,但也能夠激勵員工為公司全力付出,「他是緯創內部凝聚力的關鍵人物。」身為林憲銘好友、學長,曾任緯創獨立董事的宣明智則說,林憲銘很能鼓動士氣,「他不需要很嚴厲的罵人,就能讓大家達到他的要求,公司營運碰到困難時,他會與部屬共同面對、解決問題。」一個鮮明案例就在 2004 年,前員工回憶,當年重披戰袍、身兼緯創總經理的林憲銘曾在內部會議罕見地激情表態:「緯創沒有賺錢,我就不領半毛薪水!」至於緯創在消費電子代工的領域又是如何?談到這部分,近來緯創的幾趟操作,讓業界人士點出林憲銘的另一經營特質。7 月 25 日,緯創公告出清中國電子代工廠立訊持股 5.6 萬張,處分損失 12.67 億人民幣。這筆交易源自於 2020 年緯創將中國 iPhone 廠房以 138 億元台幣售予立訊,隨後又以約 125 億元台幣的手筆買進立訊持股。當時,立訊是蘋果因應地緣政治變遷而大舉扶持、快速崛起中的蘋果供應商。從未真正享受過「蘋果光」的緯創,如今不僅認賠出清立訊持股,今年初也傳有意將印度的 iPhone 組裝廠賣給塔塔集團,近期法說會中,公司更默默將手機從主要產品分類移除。從外界眼光來看,iPhone 代工一役算是慘敗收場,然而不願具名的供應商卻有另番解讀,「林憲銘就是這樣,做不起來的事業,他會親手砍掉、不會一直抓著不放。」至於 19 年前對緯創感到憂心的施振榮,現在又會怎麼評價林憲銘這位子弟兵?「他已經做得很好了……,我能對他做的,就是鼓勵而已。」施振榮輕輕一句,嘴角則是帶著微笑曲線。來源:《今周刊》 第 1390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延伸閱讀: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 明年股息發很大?達人解析 5 檔金融股獲利「這 1 檔升息、降息都吃得開」碳權交易所進駐高雄軟體園區!碳稅、碳費怎麼收?一文讀懂淨零排放 8 大關鍵字

  9. 中國地產龍頭碧桂園債務危機,出口衰退CPI負成長陷入通縮,這次真的麻煩大了?

    2023-08-13T09:10:06+08:00

    〈 中國經濟數據出口衰退 CPI 負成長恐陷入通貨緊縮風險〉中國海關 8 日公佈出口數據,7 月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 14.5%、6 月下降 12.4%、5 月下降 7.5%,出口數據已連續三個月下降,且出口衰退幅度還持續增加,顯示中國經濟疲軟,國際對中國產製品需求下降。中國家統計局 9 日公布 7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 0.3%,是 2021 年 2 月以來再度陷入負成長,中國經濟恐陷入通貨緊縮風險。中國出口衰退與 CPI 轉負值,物價指數惡化程度比市場原先預估嚴重,顯示中國經濟情況恐不樂觀,內外需求都面臨重大壓力問題。中國官方表示因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短期外需回暖動力不足,加上全球經濟反彈疲軟,並將責任怪罪於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膨處於高位,使政策收縮外溢效應顯現,全球貿易投資放緩,使世界經濟復甦乏力。雖然中國當局採取多項措施希望重振經濟,但現實可見經濟反彈疲軟,幅持續擴大。〈 規模比恆大地產高出 4 倍的碧桂園也傳財務危機〉中國房地產龍頭「碧桂園」先在 7 日傳出無法支付 2,250 萬美元債券利息(約 6.9 億元台幣),如果無法在 30 天的寬限期內支付債息,將是首次公開違約。消息一出嚇壞眾多借款的金融機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表示,碧桂園違約風險正在上升,還可能因不公布中期業績而停牌。禍不單行的是,中國恒大地產也在 10 日晚間公布,去年淨虧人民幣 527 億,總負債 1.8338 兆元大於總資產 1.4686 兆元,目前已資不抵債 (資產扣除負債仍為負數),並在 10 日晚間宣布,估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人民幣 450-550 億元(約新台幣 1980-2420 億)。碧桂園的開發項目數量是恒大集團的四倍,若碧桂園違約,事態恐將比恒大地產更嚴重,資不抵債的下一步通常就是申請破產了,兩家重量級房地產公司皆公布財務虧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黯淡。〈當任國務院總理李強並不是經濟專才 救不起來恐成為灰犀牛〉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兩成,投資與消費不振目前經濟數據以顯示陷入通貨緊縮,這將讓官方穩增長的努力刺激事倍功半。中國國家發改委緊急在本月推出《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其中包含 20 條措施,以刺激居民消費,拉動整體經濟增長。這 20 條措施包括針對汽車、住房、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以及對餐飲、文化旅遊、健康服務等服務業消費的促進措施。但是外國媒體以及投資銀行對於刺激成效保持懷疑,整體情勢來看,建議投資人要特別注意後續發展,因為恐成為重傷全球經濟的灰犀牛。您可以點選下方紫色圖免費註冊陳智霖分析師 App,掌握最新分析動態請投資朋友請務必下載文章下方智霖老師的 APP,老師都會為大家追蹤重要的國際事件與總經分析,每週也都會針對看好的產業方向個股準備投資名單且設定價位,想操作的投資朋友都可以先下載陳智霖分析師 APP 來體驗相關服務,不定期會在早上的時間透過 APP 廣播節目給你盤勢提醒,完整的分析內容請大家務必鎖定本週六 8/12 晚上 20:30 的直播節目,週六見。最新影音 (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 Youtube 收視品質會更佳)錢進熱線 02-2653-8299, 立即邁向系統依據的股票操作。

  10. 〈研之有物〉我們為什麼要考試?一段被遺忘的清末民初考試史

    2023-08-13T09:00:09+08:00

    科舉到現代考試之間,一段待探索的歷史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考試,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個影響我們求學與就業的重要制度是因何而起?究竟考試制度背後隱藏哪些驚人內幕?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近代史研究所徐兆安助研究員,帶我們回到清末民初的教育現場,探索政府與教育界如何應用考試,挽救岌岌可危的新式教育制度,雙方又如何相互制衡與合作,讓考試及學校成為管控社會秩序的利器。對於在臺灣準備升高中的九年級學生、準備升大學的高三生來說,也許一年的劃分就是以冬季與夏季的升學考試為依據。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優秀學歷成為社會新鮮人的最佳利器,但想謀得好學歷就必須力拚考試高分,讓考試成為跨世代臺灣人共同的記憶。儘管持續有教改團體針對考試的內容、形式、公平性等提出改革建議,但數十年來,眾多考生與家長依然接受了升學考試制度,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備考,更不惜砸重金搶補教名師課程。我們的一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考試,卻不一定清楚這些考試制度當初成立的目的。事實上,在民國初年,新式教育剛施行的 1920、1930 年代,曾經考試除了用來測驗學生,更被用來監督學校的辦學成效。專長明清及近代思想史、制度史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徐兆安助研究員,深入探討 1905 年科舉廢除後的新式教育制度,訴說一段政府與學校透過考試相互制衡與合作的詭譎歷史。如何挽救教育破產危機?用考試來監督學校!在談現代考試制度之前,讓我們先回到清末科舉存廢的關鍵時刻。1900 至 1901 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科舉考場「貢院」遭到破壞,當時受科舉宰制的教育與選才方式已成眾矢之的,該將有限的國家資源拿來修復貢院,還是發展新式教育制度,在 1905 年成為各方人馬的爭論焦點。在這次辯論中,廢除科舉最終定案,新式教育制度成為肩負國家教育大業的主要系統。然而,科舉與新式教育的不同目的與學習過程,卻帶來新的價值觀混亂。首先,在科舉制度下,為了一舉成名而寒窗苦讀者,不需在私塾或書院待滿固定年限,大半時間是靠自學通過層層考試關卡。但是,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必須依序就讀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校,一級一級往上累積學歷,且每個學歷都有固定的修業年限。身處當代教育環境的我們已經很習慣循序漸進的學習制度,但清末民初的人們卻一時難以適應。新式學校不像傳統書院會發學習津貼給學生,還要收取相對高額的學雜費。畢業後還要面臨社會對學校文憑的不信任,一時難以成為求職的有效助力。許多學生一開始受政府鼓吹而進入學校就讀,卻經常未完成修業年限即離開校園,「教育破產」很快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識,而學校便成為被究責的單位。廢除科舉後的十多年間,各界的討論開始聚焦於該如何監督學校、管制學生。到了 1920 年代,政府與教育界推出了各種校外考試的實驗方案。這些方案大同小異,都預設考試可以成為規範學校、解決「教育破產」的重要手段。考試論者的如意算盤:法家「以簡馭繁」手段支持考試論的學者以史學家呂思勉、厚黑學作者李宗吾為首,面對民國初年的教育破產危機,他們為何都倡議由國家透過集體考試來監督學校呢?一方面,用監察態度面對學校起因於對教育界的不信任,這可追溯至廢除科舉後的教育改革過程並不公開透明。新式教育的推行牽涉政府官員、半官方與非官方代表,包含辦學人員、民間教育會、教科書出版商等,他們彼此拉扯出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形成勢力龐大的教育界。李、呂二人身涉教育事務,看到學校各種圖利卻未自我要求的行為,因而認為一個審核學校的機制勢在必行。李、呂二人更主張,考試制度還能讓教育過程更有彈性,學生只要通過考試即可證明自己的實力。因此,學生可以選擇私塾或新式學校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不需受到學校修業年限的硬性規範。而且不同學習機構並存還可強化競爭力,促使學校為了招生而更積極辦學。另一方面,對當時的國民政府來說,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國家只需負擔統一大考即可由上而下監督學校,提醒學校要維持該有的教學品質。這樣秉持法家「以簡馭繁」精神的手段,使考試制度最終受到執政當局的採用。學生的逆襲!拒當考試制度下的犧牲品1932 年政府正式頒布《中小學學生畢業會考暫行規程》,卻受到各地師生的反抗。對於參加會考的學生來說,會考對取得學歷、升學和職涯發展都沒有明顯好處。首先,單就畢業資格來說,不參加會考也能在修業期滿後獲得學歷,一旦參加會考卻成績不及格,反倒會被留級。再來,許多大學並不以通過會考作為入學資格。最後,除非想要成為公務員或任職國營機構,畢業生沒有會考成績也可直接應聘私人單位。整體看來,不參加會考才是比較聰明的選擇。面對反抗考試的學生,一意推行會考制度的國民政府,採用相當直接的手段回應:以武力逼迫學生就範。臺灣在 1970 年代出了一位拒絕聯考的小子,時間回到 1930 年代的中國,不願考試的可不只一、二位學生。1932 年,山東濟南高中學生因反對會考而與校方展開對峙,最終在教育廳長出動軍警武力鎮壓後落幕,卻造成大批學生受傷、被勒令退學。隔年 1933 年,政府再根據實施情況及各方意見修改規程,最大的改變是取消小學畢業會考,轉而針對初級和高級中學制定《中學畢業會考規程》、《中學畢業會考委員會規程》。針對中學施行會考的原因之一是,當局認為小學生還年幼,不像中學生會發起學運,至此,會考除了監督學校以外,更加上了控制學生思想行為的功能。學校反將一軍!由學校實際掌控的考試制度至於考試論支持者最重視的「以考試監督並制衡學校」卻反而沒有達成。預設的中央化考試制度、標準化知識內容,實際執行時卻面臨經費與人力嚴重不足的困境。真正負責考試業務的單位並非中央政府,而是非官方、地方仕紳聯合形成的教育會,或者資源多寡不一的各地省政府。地方資源的多寡深刻影響考試的舉行。例如,大規模考試為了防堵作弊,通常不讓考生在原校就考,但在不可能另撥經費建造考場的情況下,仍舊得仰賴學校提供大量考場。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足夠的學校,學生往往就在原校就考,在熟悉的環境享受主場優勢,甚至發生老師協助作弊等醜聞。此外,照理來說,各校的考生名單應該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但無力建立管理機制的政府只好交由學校來處理報考業務。有些學校因而私下篩選成績好的學生參加考試。不久,隨著 1937 年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各省行政資源逐漸耗竭、多地交通中斷、學生四散,集中考試變得難以辦理,改以「抽考」部分學生作為學校整體畢業標準指標,甚至讓學校自行辦理會考,政府僅派代表監臨。自此,會考可說名存實亡。雖曾短暫於 1957 年在臺灣復辦,將國文、史地、三民主義的會考成績與聯考合併計算,試圖鼓勵學生重視中華民族主義的相關知識。但會考與聯考的標準無法整合,在各方反對之下,僅一年時間便告終,結束近 20 年的政府與學校角力之爭。從淘汰到集中管理,因治理目的而變的考試功能徐兆安出生於英國殖民時代末期的香港,身處的教育制度仍然相對寬鬆,通常上午 8 點半上課、下午 4 點即放學,在升學上並未經歷臺灣式的考試高壓。來臺求學與就業的過程中,他逐漸體會臺灣教育與升學考試之間緊密的關係,印象最深刻的是補習班門口榜單滿掛的盛況!如今在臺灣結婚生子的徐兆安,開始想像女兒長大後必經的升學考試歷程,研究近代中國考試制度,有助了解臺灣過去 70 多年的考試發展脈絡,讓他更認識臺灣親友的生長背景。徐兆安想深入探討的是:「廢了科舉以後,為什麼我們現在還這麼相信考試?中間發生什麼事?作為一個歷史學家,我覺得現有的解釋還不完整,跳過很多具體的事件。」我們需要了解細節,以避免誤解的延續。今日我們在臺灣所共同面對的升學體制,並不是直接延續自科舉的產物。對歷史的誤解,會讓我們無法確切把握教育問題的病源。事實上,在科舉與現代考試之間還有一段歷史需要填補。校外中央化考試的立意不僅是監督學校的辦學成效,更隱含執政者對學生的高度不信任。尤其在五四運動後,一連串的學運讓學生被視為動搖社會秩序者,因而以考試制衡學校、也間接淘汰反抗的學生。國民政府遷臺後,1949 年起在臺灣實施長達 38 年又 56 天的戒嚴令,也連帶改變過去制衡學校與淘汰學生的作法,轉而讓學校成為吸納大批學生、管控社會秩序的幫手。考試的目的之一遂變成把學生依照分數高低分發至不同學校予以教導。目前徐兆安正著手進行科舉與近代考試制度的研究出版計畫,他認為近代史的研究難題在於材料「既多又少」。所謂「多」是指,各種出版與轉引的材料往往多到難以處理。所謂「少」則是指,特定材料宛如試金石,讓研究者理解眾多一般材料背後的真正意義,但這些關鍵材料卻相當稀少,且分散在兩岸以至歐美的各個機構中。徐兆安生動比喻自己的研究過程:「就像跳探戈一樣,周旋在多與少之間,這是近代史學者比古代史學者更困難的地方。」即使困難重重,近代史學者仍持續蒐集並解讀每筆文獻,修正對過往事件的刻板印象,讓歷史盡可能以貼近事實的方式呈現,我們因而能更明白自己承續的故事和當下的處境。原文連結:我們為什麼要考試?一段被遺忘的清末民初考試史延伸閱讀: 

  11. 食品股后德麥上半年EPS 9.02元 可望成類股獲利王

    2023-08-12T19:33:19+08:00

    食品股股后德麥 (1264-TW) 今 (12) 日公布最新財報,2023 年第二季稅後純益以 1.69 億元改寫單季歷史次高紀錄,季增 2.5%,每股純益 4.56 元,上半年稅後純益 3.04 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 6.04%,每股稅後賺 9.02 元,也可望成為食品股每股獲利王。德麥預估第三季起營收將續成長,且依原物料走勢來看,成本壓力將稍降。德麥 2023 年第二季財報營收 13.84 億元,毛利率 34.06%,季增 0.55 個百分點,年減 1.03 個百分點,第二季稅後純益以 1.69 億元改寫單季歷史次高紀錄,季增 2.5%,每股純益 4.56 元。德麥 2023 年上半年營收 27.39 億元,毛利率 33.79%,年減 1.93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3.04 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 6.04%,每股稅後賺 9.02 元。德麥總經理吳文欽表示,今年對中國大陸市場訂下增加成交客戶數以及提高自製產品的銷售比重兩大目標,預估 2023 年營收將再突破 2022 年的 53.41 億元而創新高,且依原物料走勢來看,成本壓力將稍降。德麥客戶有烘焙、餐飲、飯店、冰品產業,德麥今年在兩岸、馬來西亞、港澳等四大市場同步發動攻勢。德麥 8 月 11 日收盤價報 286.5 元,遜於鮮活果汁 - KY(1256-TW) 的 299 元。

  12. 台積電前往德國設廠、科技大廠法說、CPI數據出爐 本周大事回顧

    2023-08-12T16:00:11+08:00

    台積電董事會本周通過前往德國德勒斯登設廠,並與歐洲車用晶片大廠合資,預計 2027 年投產,科技大廠廣達、仁寶與聯詠本周都召開法說會,並釋出最新展望,美國 CPI 數據本周出爐,年增 3.2%、略優於市場預期,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週二與博世 (Bosch)、英飛凌 (Infineon)、恩智浦半導體 (NXPI-US) 共同宣布,計劃共同投資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 (ESMC),支援汽車和工業市場需求,該廠將採 28/22 奈米 CMOS 製程,及 16/12 奈米 FinFET 製程技術,目標 2027 年投產,台積電將投資近 35 億歐元、持股 70%,總投資額逾百億歐元。廣達 (2382-TW) 周五公布上半年業績並召開法說會,上半年獲利成長顯著,稅後純益 165.98 億元,年增 54.9%,每股純益 4.31 元,公司表示,下半年新訂單挹注下,上修今年 AI 伺服器營收成長幅度,由個位數調升至雙位數。仁寶 (2324-TW) 周五召開法說會,總經理翁宗斌表示,伺服器今年可望出現雙位數成長,且因持續布局 AI 領域,歐美市場有所斬獲,預計明年 AI 伺服器佔伺服器比重從今年的 8% 提升至 20-25%。IC 設計大廠聯詠 (3034-TW) 周二召開法說會,副董暨總經理王守仁表示,第三季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加上 IT 需求在上季提前備貨,整體營收估較上季略減,約 281-291 億元,季減 4-7%。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2%,略優於市場預期的 3.3%,不過高於前值 3.0%,為 2022 年 6 月以來首次加速上升,止步 12 連降;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 CPI 年增 4.7%,創 2021 年 10 月以來新低,低於市場預期和前值的 4.8%。數據顯示通膨持續退燒。「聯準會 (Fed) 傳聲筒」、《華爾街日報》(WSJ) 記者 Nick Timiraos 等人周四 在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發布後撰文表示,CPI 年增率有所上升,但當月物價壓力仍然溫和,有望阻止 Fed 在 9 月升息。MSCI 週五調整台股權重,呈現「雙降一維持」,「MSCI 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把 15.52% 下調至 15.40% 調降 0.12%,「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 17.88% 下調至 17.67%,調降 0.21%,在「MSCI 全球市場指數」權重維持為 1.65%;成分股新增技嘉 (2376-TW),刪除穩懋 (3105-TW),最新權重將在 8/31 收盤生效。美國總統拜登周三正式簽署投資中企禁令,受限對象較原先傳聞縮小,僅限晶片、量子運算和人工智慧 (AI) 這三個特定的敏感技術領域,至於其他領域投資雖然未在禁止之列,但需要事先通知政府。

  13. 〈熱門股〉大樹展開除權行情 周漲14.4%

    2023-08-12T15:00:12+08:00

    連鎖藥局大樹 (6469-TW) 本周展開除權行情,儘管今年毛利率會略低於去年,不過仍有機會維持疫情前水準,激勵股價走高,周 14.4%。大樹去年大賺超過半個股本,稅後純益 7 億元,每股純益 7.85 元,每股配發 4.7 元現金股利、2.28 元股票股利;除息交易日 7 月 5 日,除息首日即順利完成填息,而 8 月 11 日除權,本周除權行情也亮眼。大樹第二季稅後純益 1.67 億元,年減 31.75%,每股純益 1.86 元;上半年純益 3.24 億元,年減 10.68%。門市擴展方面,大樹原規劃去年底總門市 290 家,截至去年底已超標、達 299 家,今年則會再新增 60 家,總門市數量也有望從 350 家上修至 359 家。 

  14. 〈熱門股〉矽統擬化身「小智原」 飆漲24%攀一年多新高

    2023-08-12T14:00:13+08:00

    IC 設計業者矽統 (2363-TW) 本周公告,董事長將由聯電 (2303-TW)(UMC-US) 董座洪嘉聰擔任,業界猜測,聯電有意強化集團 IC 設計業務,要複製智原 (3035-TW) 模式,此舉吸引資金積極卡位,推升矽統單周股價強 24%,攀 17 個月新高。矽統經營層在周二大搬風,包括董事與經營層皆出現異動,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擔任矽統董事、並接董事長一職,總經理也由聯電協理戎樂天接任,包括發言系統也全部換血。洪嘉聰自 2015 年接掌智原董座後,帶領智原華麗轉身,產品從消費性電子轉攻利基型產品,業界也看好,此次矽統董座由洪嘉聰出馬,應是要培養出「小智原」,也讓外界高度關注。矽統本周沿五日線上攻,不僅消化前方高檔賣壓,週三至週五更帶量上攻,週五一舉攻上 24 元,收在最高點,也改寫 17 個月新高價,三大法人方面,外資大買 3572 張,投信、自營商則分別加碼 7 張、267 張。 

  15. 〈熱門股〉敬鵬H2訂單及獲利展望佳 股價帶量突破下降趨勢

    2023-08-12T13:00:11+08:00

    汽車板廠敬鵬 (2355-TW)2023 年上半年稅後純益 2.05 億元,年增 66.95%,每股純益 0.52 元,受惠於汽車板客戶端對第三季起訂單量預估成長,股價 11 日拉出帶量長紅棒收在 34.5 元,並突破下降趨勢線,股價周 2.68%,單日外資大舉買超 3624 張。敬鵬 2023 年上半年營收爲 79.85 億元,毛利率 9.81%,年增 3.7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2.05 億元,年增 66.95%,每股純益 0.52 元。在產能利用率提高及有利匯率因素之下,下半年預期業績將有亮眼表現。敬鵬爲全球第二大汽車板廠,預估下半年的產能利用率將由 70% 向上拉高,股價由日 K 線來看,呈現多頭排列走勢,KD 指標在低檔交叉向上,帶量將向上挑戰今年高點的 37 元。 

  16. 〈熱門股〉東哥遊艇修正回檔達20% 股價創近4個月低點

    2023-08-12T12:00:14+08:00

    台灣豪華遊艇製造商東哥遊艇 (8478-TW) 公告第二季稅後純益近 5 億元,每股純益 (EPS)5.68 元,一季賺超過半個股本,不過,由於單季獲利年減約 7.6%,本周股價修正回檔達 20%,最低來到 430.5 元,創 4 月下旬以來新低。東哥遊艇說明,生產排程調整,影響交船進度,第二季合併營收 14.52 億元,年減 10.29%,不過,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上揚 2.86 個百分點至 47.8%,營益率 37.42%,年增 1.9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近 5 億元,年減 7.6%,EPS 5.68 元。而東哥遊艇上半年合併營收 30.39 億元,年增 3.9%,營業利益突破 11 億元,年增 23.58%,稅後純益 11.15 億元,年增 20.18%,EPS 12.68 元。東哥遊艇營運涵蓋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深耕 OA 高奢精品的品牌形象,後市將持續推出新系列和各呎型產品。

  17. 台股創波段新低! AI重挫拉回!台股後續如何因應? 專家:下週注意這二件事!

    2023-08-12T09:10:04+08:00

    台股本週小幅收黑,大盤指數創近一個半月新低,甚至破季線,櫃買更為弱勢,在上週破季線後,本週再 3% 至近二個月新低,大盤櫃買雙雙破季線後,後續怎麼看?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指出,近期受到美股通膨復甦以及中國通縮影響,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及美國通膨情況皆令市場擔憂,加上台股從萬四已到萬七,多後由以創高、拉回、守穩、再上的節奏,適度整理才有機會向上。不過陳昆仁分析師指出,下週台股還是可留意到二件題材,首先第一個是 MSCI 季度調整,每當 MSCI 成分股調整時,都會有被動式買盤進場,是短線可留意的題材,而這次在 MSCI 全球標準指數調整中,新增技嘉 (2376-TW),刪除穩懋(3105-TW),MSCI 全球小型指數成分股方面,新增了 17 檔股票,其中可留意建準(2421-TW)、先進光(3362-TW)、廣積(8050-TW)、華星光(4979-TW)、廣明(6188-TW) 等較為多方個股,將於 8/31 號生效。第二個題材方面,陳昆仁分析師指出,可留意法說會題材,因近期進入第二季法說會密集期,各大公司皆會對第二季財報以及未來財測提出看法,本週像是來頡 (6799-TW)、旺矽(6223-TW) 等,法說會前皆有買盤進場,來頡甚至在週五法說前亮燈停,因此下週操作方面,可留意成長性強的公司法說,進行提前卡位的動作,下週台股方面,可留意神基 (3005-TW)、英業達(2356-TW)、元山(6275-TW)、M31(6643-TW)、東元(1504-TW) 等相關個股。最後,近期 AI 族群進入短暫修正,許多投資人好奇的是,手中持有的 AI 股或是想佈局 AI 股的投資人,到底該怎麼操作?陳昆仁分析師指出,近期 AI 股主要是多拉回,趨勢成長性並無改變,因此當情緒降溫後,市場關注的會是 AI 股的獲利是否跟得上股價,例如緯創 (3231-TW),明年法人普遍預估獲利為 6-8 元,市場樂觀時,就會把獲利預估設定至 8 元,乘上 20 倍本益比 160 元就會是緯創的壓力區,但當情緒降溫後,市場就會認為緯創明年獲利為 6 元,乘上本益比 20 倍即是現在緯創的股價 120 元左右。因此若是手中有 AI 股的投資人,要注重的是明年普遍法人的預估為多少元,而想逢低布局的投資人,要注重的是哪個價位才是合理適合佈局的地方,陳昆仁分析師指出,AI 族群方面,未來獲利貢獻較為突出可留意的有勤誠 (8210-TW)、營邦(3693-TW)、廣達(2382-TW)、技嘉(2376-TW)、英業達(2356-TW) 等相關個股。完整影音版分析,請見:【先進光⊕ MSCI 報明牌!?技嘉、勤誠、建準、廣明 入列!AI 守穩契機?下週再攻?】隨時序已進入第三季,法人改為關注下半年和明年的產業復甦成長機會,為讓讀者精準掌握上市櫃公司 2023-2024 獲利變化,特製作法人獲利預估表:請加入仁者無敵 陳昆仁 證期雙分析師LINE 官方帳號(ID @daren888)下載https://lin.ee/CUkbmpx每日盤勢分析、更多操作策略,在 YouTube 頻道播出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收到第一時間影片推播通http://bit.ly/YT-daren888

  18. 東京威力科創:中國狂掃成熟製程設備

    2023-08-12T04:20:50+08:00

    《彭博》週四 (11 日) 報導,日本的半導體成產廠商東京威力科創 (TEL) 指出,隨著美國及其盟國對尖端技術的出口管制,中國晶片製造商正狂買成熟半導體設備。TEL 總裁河合利樹 (Toshiki Kawai) 在法說會上表示:「TEL 在中國看到非常強勁的投資」,持續迎來新的中國客戶,而且這不僅僅是今年的短暫趨勢,預計這種需求將持續下去。」TEL 財務部門負責人川本弘 (Hiroshi Kawamoto) 指出,來自中國的客戶非常了解這些限制,並重新制定因應策略,同時,日本上月生效的限制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的新措施,對公司的經營或銷售沒有帶來影響。TEL 認為,這將有助於彌補高階邏輯半導體製造商和代工廠延遲的投資,中國對 TEL 第二季營收的貢獻高達 39%。TEL 是台積電 (TSM-US)、三星電子和英特爾 (INTC-US) 等晶片大廠主要供應商,提供生產先進半導體的機械設備。TEL (8035-JP) 表示,預期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投資勢頭強勁,而這是從上一個財年就看到的趨勢。由於全球電子市場需求下滑,TEL 第二季財報營收年減 17%,但預計全年收入仍能達到 1.7 兆日元,營業利潤達 824 億日圓,略優於分析師預期。人工智慧 (AI) 熱潮,推動晶片製造商輝達 (NVDA-US) 成為全球首家兆美元的晶片製造商,但這未反映在對晶片生產設備商的需求面上。川本弘稱:「我們收到很多 AI 相關投資的詢問,相信晶片市場上一季已經觸底,量一開始可能很小,但是 AI 應該在下一個財年的營收有貢獻。」

  19. 藍天Q2本業續強上半年EPS 1.03元 擬增資台北雙星37.5億元

    2023-08-11T22:33:35+08:00

    藍天 (2362-TW) 今 (11)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 2.43 億元,季減 32.6%、年增 681%,每股純益 0.42 元、上半年 1.03 元。藍天也同步公告,將分批增資轉投資的台北雙星公司,總金額 37.5 億元。藍天第二季營收 58.93 億元,季增 7.1%、年增 22.5%、毛利率 20.4%,季增 0.5 個百分點、年減 5.4 個百分點、營益率 8.2%,季增 1.1 個百分點、年減 3.5 個百分點。累計藍天上半年營收 113.97 億元,年增 1.6%、毛利率 20.2%,年減 2.9 個百分點、營益率 7.7%,年減 2.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6.04 億元,年減 3.2%。藍天表示,筆電事業第二季出貨 37 萬台,透過調整產品銷售組合,藍海機種銷售比例提高,營收 51.4 億元、季增 8%,營業利益率站穩 5%,季增加 2 個百分點。上半年來看,筆電出貨 76 萬台,雖年減 10%,但因銷售機種組合佳,創造營收 99 億元,年增 5%,亦達成營收目標。中國通路事業方面,藍天指出,百腦匯 18 家科技智能廣場上半年人流量年增 15%,整體租金收入人民幣 3.44 億元,年增 1%,已有谷底回升軌跡。而轉投資 30% 的群光廣場百貨,藍天表示,上半年營收人民幣 24.28 億元,年增 10%,本業獲利人民幣 0.46 億元,但業外因人民幣對美金貶值影響產生匯兌損失,上半年稅後淨損人民幣 0.18 億元。

  20. 財長莊翠雲看房市:「成交量小 價因域而異」

    2023-08-11T20:28:27+08:00

    財政部力推「囤房稅 2.0」方案,目標明 (2024) 年上路實施。對於囤房稅 2.0 是否影響房市走勢。財政部部長莊翠雲認為,比起囤房稅,房市主要是受政府打炒房影響,預估將成呈現「成交量小、價格則因區域有所差異」。財政部今 (11) 日舉行媒體座談會,會中媒體聚焦囤房稅 2.0 修法,媒體提問,未來新法上路對於房市的影響為何?對此莊翠雲則說,囤房稅 2.0 要到明年才會實施,且是針對已經持有房屋者,並非還沒房屋者,因此研判對於房市影響不大;她強調,房市走勢應該與平均地權條例、央行管制、房地合一 2.0 等打炒政策有關。至於房市價量走勢,莊翠雲認為,在政策打炒作影響下,預估交易量小,但價格則是因區域而有所不同。莊翠雲說,事實上早在 2014 年,房屋稅條例就針對非自住房屋訂有差別稅率,稅率約 1.5%~3.6%,目前已有 10 個縣市針對非自住實施差別稅率,現在推出囤房稅 2.0,與現行機制的差別在於,稅率認定採全國總歸戶,而非各縣市分別計算。根據財政部規劃,囤房稅 2.0,拍板將持有房屋數採全國歸戶計算,並將「持有超過 3 戶以上、非自用住宅」稅率提高至 4.8%,但持有 1 戶自住用 (非豪宅) 的稅率降至 1%,預估將有 328 萬戶受惠,預計明年 7 月 1 日上路。為鼓勵民眾將空屋釋出至租賃市場,財政部也拍定非自住「出租且申報所得租金標準者」稅率從 1.5%~3.6% 調降至 1.5%~2.4%;若是「以繼承方式取得共有房屋」稅率則從 1.5%~3.6% 降到 1.5%~2.4%。

  21. 研勤AI人臉辨識首獲金融業導入!有望輸出海外

    2023-08-11T20:04:11+08:00

    近年有效轉型人臉辨識領域的研勤 (3632-TW)(PAPAGO!) 今 (11) 日宣布,FACE8 台灣臉霸人臉辨識引擎發展再下一城,獲金融機構採用,首波於行動銀行非約定轉帳人臉辨識驗證機制上線,研勤董事長簡良益表示,此次新技術獲金融業肯定,是發展 AI 影像辨識的重大里程碑,有利未來技術輸出海外市場。研勤說明,相較於日常運用的人臉辨識技術,金融加密防護驗證等級的生物辨識因牽涉金融交易安全等需求,需經歷嚴謹的防偽、防冒充等攻擊驗證測試認證後,才得以上線運作,上線後可流暢且有效率免除金融消費者需記憶多組密碼的不便。研勤人臉辨識技術已獲健身產業、營造業、政府機構人臉辨識人證核對系統、智慧化監獄人臉辨識管理系統等採用,本次技術成功導入金融業,展現 FACE8 技術已打入金融業加密驗證等級的市場。簡良益表示,FACE8 台灣臉霸人臉辨識技術獲得金融業採用,為行動銀行非約定轉帳人臉辨識驗證機制上線成功,是發展 AI 影像辨識技術的重大里程碑,尤其在經歷過去幾年的台灣實際落地服務經驗,看好將有利未來技術輸出海外市場。美中貿易戰後,資訊服務牽涉國安、資安的議題備受重視,FACE8 台灣臉霸技術是 100% 純台灣技術研發,可避免遭受境外勢力藉由系統後門惡意蒐集資訊的風險,且技術團隊透明公開揭露系統原始碼供金融業客戶進行相關安全掃描,確認無潛在風險後,採用專案技術轉移 (Turn-key) 模式,將整套人臉辨識核心技術安裝於金融客戶的伺服器系統,資訊安全保障絕無顧慮。研勤進一步說明,FACE8 台灣臉霸的活體辨識 (Liveness Detection) 技術除經第三方認證,通過依 ISO 30107-3 標準進行的 iBeta PAD(活體冒用攻擊測試) 測試,證明適用於金融、網路交易、遠距身分認證等安全係數要求較高的生物辨識認證。本次服務正式上線前,已經歷金融業客戶最嚴格且複雜的各項模擬攻擊測試及綜合辨識效能測試,凸顯 FACE8 台灣臉霸技術實際落地的實力。

  22. 逸達CAMCEVI 6個月劑型 7月銷量年增9倍

    2023-08-11T19:56:52+08:00

    逸達生技 (6576-TW) 今 (11) 日公布旗下 CAMCEVI 6 個月劑型銷售量,依據美國市場授權夥伴提供的數據,今年 7 月美國終端市場銷售量約 1460 支,月減約 7%,年增約 907%。公司說明,7 月終端市場銷量較上個月微幅下降,是受美國夏季假期季節性因素影響,終端市場銷量與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之趨勢不變。 逸達 CAMCEVI 美國市場銷售權利金是每季結算,認列為該季最後一月之營收,也就是 3、6、9、12 月;CAMCEVI 第三季銷售權利金將併入 9 月營收,於隔月 10 日前公告。另外,為增加資訊 透明度,逸達在取得美國市場授權伙伴的同意後,除按季揭露銷售權利金外,亦按月揭露終端市場銷售量。 根據 Bloomberg 統計數據,2022 年美國市場 leuprolide 長效針劑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6 個月劑型約 16.3 萬支,換算每月平均有近 1.4 萬支的市場需求。逸達 CAMCEVI 6 個月劑型自 2022 年 4 月正式於美國上市銷售,甫滿週年,授權夥伴原預計在年底前達到單月 10% 市場份額的目標已於上月提前達陣,未來向上趨勢不變。

  23. 資通訊出口報喜 財長看好台灣Q4出口有望轉正

    2023-08-11T19:48:31+08:00

    出口可望露出曙光,財政部部長莊翠雲今 (11) 日表示,台灣 7 月包括資通訊及視聽出口正成長,讓出口展望也轉趨樂觀,預估第 4 季出口將逐漸轉為正成長。財政部今天舉行媒體座談會,談到今 (2023) 年的出口表現及未來展望,莊翠雲對此表示,7 月份資通訊產品出口正成長,未來出口表現可望漸入佳境,預期到今年第 4 季,台灣的出口就能恢復正成長。根據財政部日前發布統計,7 月份主要出口貨類中,資通與視聽商品的出口值 90.7 億美元,不僅創下單月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 54.1%,也是 13 年來最大增幅。莊翠雲表示,今年前 7 月出口比起去年同期,還有有兩位數的減幅,主要是受國際通膨、升息循環、廠商持續調整庫存、經濟放緩,加上去年出口值基期較高等諸多影響。莊翠雲還說,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也是衰退,外銷訂單不佳,出口自然也不好,但預期到了第四季就會逐漸轉為正成長。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日前也說,隨著庫存調整告一段落、AI 商機挹注、電子新品備貨周期啟動、傳統出口旺季到來,加上基期效果開始反轉,預估第 3 季出口年減幅可望降至個位數,第 4 季出口則可望重回正成長軌道。在稅收展望部分,莊翠雲表示,財政部目前正在籌編 113 年度的稅收預算,其中在營所稅部分,包括出口、外銷訂單表現以及上市櫃獲利等因素都將影響營所稅預算數編列。在營業稅部分,莊翠雲認為,今年經濟呈現「外冷內溫」,內需部分包含餐飲、零售等營業額均已回溫,預期將有助於挹注營業稅表現,也是籌編稅收預算數的有利因素。至於證交稅方面,莊翠雲說,證交稅與股市成交量密切相關,其中今年 4 月以來在 AI 題材帶動下,挹注股市表現及成交量成長,預期股市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但她亦強調,股市容易受總經等外在環境影響而有所變動。

  24. 貨櫃三雄財報表現分歧 長榮Q2單季仍賺逾50億元

    2023-08-11T19:46:11+08:00

    繼貨櫃航商萬海 (2615-TW) 公告上半年每股虧損 1.59 元,連虧 3 個季度,長榮 (2603-TW) 和陽明 (2609-TW) 今 (11) 日也公布第二季財報,長榮仍維持單季獲利 50.92 億元,每股純益(EPS)2.41 元,陽明則稅後虧損 1.3 億元,每股虧損 0.04 元。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為 673.85 億元,年減 61.49%,稅後純益 50.92 億元,年減 95.02%,每股純益 (EPS)2.41 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 1342.11 億元,年減 61.19%,稅後純益 101.35 億元,年減 95.02%,毛利率 21.31%,EPS 4.79 元。長榮表示,第二季整體貨量增加,但平均運價略下滑,再加上第二季認列未分配盈餘稅 76. 26 億元,造成整體稅額較高。陽明第二季合併營收 350.46 億元,年減 67.98%,毛利率 10.13%,稅後虧損 1.3 億元,每股虧損 0.04 元;不過,陽明上半年仍維持獲利表現,稅後純益 32.71 億元,每股純益 0.94 元。陽明指出,上半年航運市場受通膨壓力和全球經濟不穩定衝擊,再加上運價較去年同期下滑,導致營收衰退。展望未來,陽明認為,通膨壓力持續,未來 2 年整體經濟復甦動能偏弱;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 Alphaliner 最新預測,今年供給成長為 8.5%,大幅高於需求僅成長 1.4%。陽明期待,俄烏戰爭若告一段落,戰後復原期所需的重建物資需求,有望提升貨櫃海運需求。

  25. 佳能第二季由虧轉盈 Q3光學模組產品接單強營運樂觀

    2023-08-11T19:18:35+08:00

    佳能 (2374-TW) 在今 (11) 日公告最新財報第二季財報,2023 年第二季稅後純益 6018 萬元,較第一季轉虧為盈,年增 91.55%,單季每股純益 0.21 元,2023 年上半年稅後虧損 637 萬元,每股虧損 0.02 元。佳能對第三季營運表示樂觀,接單以光學模組等產品爲主。佳能 2023 年第二季營收 10.99 億元,毛利率 23.85%,季增 2.41 個百分點,年增 3.21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6018 萬元,較第一季轉虧為盈,年增 91.55%,單季每股純益 0.21 元。佳能 2023 年上半年營收 20.28 億元,毛利率 22.75%,年增 0.7 個百分點,稅後虧損 637 萬元,每股虧損 0.02 元。佳能指出,2023 年第三季的接單仍以 Video Image(影像應用產品) 及光學模組為主,客戶訂單穩定,第三季營收樂觀可期。影像應用產品出貨符合預估規劃,業務部門也積極與客戶跟進洽商 2024 的產品專案。同時,AI 相關的車用及監控系統,2023 的專案數高於去年,雖然國際情勢影響了出貨量,但在 AI & 邊緣運算的匯整下,佳能的光學設計製造技術更受到肯定,與客戶洽商的專案也考量到 2024、2025 的佈局。因應不定的國際情勢,佳能企業製造中心仍分大陸東莞、台灣五股及越南,每一製造中心各有其條件,佳能會考量客戶的最佳利益及相關的客觀條件,再與客戶協商出合適的生產廠區。

  26. 〈航運指數〉旺季仍供過於求 美國線運價僅持平 歐洲線連2跌

    2023-08-11T19:12:44+08:00

    上海航交所今 (4) 日公告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 為 1043.54 點,較上周續彈 4.22 點,連 3 周穩在千點關卡上,其中,美國線運價維持小態勢,但歐洲線連 2 周下滑,貨攬業者不諱言,運價有撐主要是航商縮艙減班,旺季的需求表現並不強,仍是供過於求。從主要航線來看,遠東到美東每 FEU(標準 40 呎貨櫃) 報價 3071 美元,較上周續 58 美元,周 1.92%;美西線每 FEU 報價 2017 美元,周 15 美元,幅 0.75%。不過,歐洲線每 TEU(標準 20 呎貨櫃) 連 2 周下滑,本周來到 926 美元,周 21 美元,幅 2.22%。而地中海線每 TEU 轉 22 美元,來到 1507 美元,幅 1.44%。陽明 (2609-TW) 不諱言,即便目前處在傳統旺季,市場仍呈供過於求局面,高通膨造成家庭購買力下降、產業鏈尚在去化庫存皆造成需求疲弱,但若俄烏戰爭告一段落,戰後復原期所需的重建物資,有望提升海運需求。

  27. 材料-KY在Q2每股賺15.21元創新高 上半年EPS達22.65元

    2023-08-11T18:47:18+08:00

    材料 - KY(4763-TW) 今 (11) 日最新財報,2023 年第二季營收及獲利雙創新高,稅後純益 10.79 億元,單季每股純益達 15.21 元,2023 年上半年稅後賺 16.01 億元,每股純益達 22.65 元,公司並樂觀期待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材料 - KY2023 年第二季營收 23.67 億元,創新高,毛利率 60.64%,季增 6.33 個百分點,年增 24.3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0.79 億元,創新高,季增 1.06 倍,年增 4.33 倍,每股純益 15.21 元。材料 - KY2023 年上半年營收 39.28 億元,毛利率 58.12%,年增 23.95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6.01 億元,年增 1.71 倍,每股純益高達 22.65 元。材料 - KY 在 2023 年第二季營收增長主要由於絲束需求持續強勁,及銷售價格調效益顯現,暨絲束新產能擴增挹注。材料 - KY 絲束在第二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 2.19 倍,但醋片為因應絲束產能增加而增加自用比率減少外賣,致醋片第二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 15%。材料 - KY 指出,2023 年第二季毛利率為 60.64%,較去年同期 36.3% 增加 24.37 個百分點,主要係往上游整合自製醋酐成本結構改善,及調整產品售價暨原物料等成本下;較第一季的 54.3% 增加 6.33 個百分點,主要受產品組合影響,絲束產能擴增出貨比重較多,及銷售價格調效益顯現。材料 - KY 今年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為 10.79 億,較去年同期增加 4.33 倍,較前季增加 1.06 倍。顯示在原物料成本下以及材料持續努力提升生產效益、增加規模經濟,暨穩固產業地位,致使核心獲利回歸增長。展望 2023 年下半年,材料 - KY 認為由於貿易戰再次升溫使產業鏈重組情勢加劇,地緣政治情勢變化,全世界供應鏈已重新排序,除絲束可望持續受惠外,也看好醋片在中國的內需市場,供應鏈改變的長期趨勢持續支持材料成長。目前訂單能見度相當良好,今年度訂單已陸續談妥。另新的絲束產能已分別於 3 月及 4 月順利完成擴增,醋片產能亦已於今年 6 月擴增 3,000 噸,成長動能可望延續到 2024 年,供應鏈改變的長期趨勢持續支持材料成長,樂觀期待今年全年營運成果。材料 - KY7 月營收 9.22 億元,再寫新高,2023 年前 7 月營收 48.49 億元,已超越 2022 年全年營收,公司對下半年營運仍看好。

  28. 神達投控Q2本業轉盈 純益季增3倍 EPS 0.59元

    2023-08-11T18:34:18+08:00

    神達投控 (3706-TW) 今 (11)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本業轉盈加上業外挹注,稅後純益 7.1 億元,季增 365%、年增 34.8%,每股純益 0.59 元,上半年每股純益 0.72 元。神達第二季營收 102.56 億元,季增 13.7%、年減 11.2%;毛利率 10%,季減 1.8 個百分點、但年增 0.8 個百分點;營益率 1.4%,較前季及去年同期負轉正。累計神達上半年營收 192.79 億元,年減 15.7%、毛利率 10.8%,年增 1 個百分點、營益率 0.1%,較去年同期轉正,稅後純益 8.62 億元,年減 18.5%。神達第二季本業回溫,加上業外同步挹注,帶動整體獲利表現回溫,而公司雖然認為,目前整體需求依然偏平淡,但下半年出貨動能仍有機會較上半年回溫。此外,神達看好,隨著生成式 AI 興起,將帶動 HPC 與 AI 高密度運算相關設備需求,旗下神雲 7 月承接 Intel DSG(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 的業務後,也積極擴大相關業務布局。神達 7 月營收 32.02 億元,月增 4.1%、年減 20.8%,累計前 7 月營收 224.82 億元,年減 16.4%。

  29. 〈力智法說〉庫存調整延長可能性高 下半年拚優於上半年

    2023-08-11T18:34:02+08:00

    PMIC 業者力智 (6719-TW) 今 (11)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黃學偉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未見明顯復甦,終端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市場能見度有限,預期下游庫存調整延長的可能性高,公司目標則是力拚優於上半年。黃學偉坦言,雖然目前 PC、手機等消費性市場庫存水位已經築底,但終端需求不確定性高,客戶對庫存管控也相當嚴謹,預期第四季庫存才有機會回到健康水位,因此下半年可能還會有提列庫存的必要。針對毛利率,黃學偉認為,第三季因存貨備抵提列影響下,毛利率表現仍有挑戰,但中長期來看,仍會以超越 40% 為目標。至於近期市場關注 AI 議題,黃學偉看好,AI 伺服器正走向高功率、高效能與高整合趨勢,與力智研發方向吻合,如自家氮化鎵產品就已切入一線伺服器電源供應廠,未來將持續豐富產品廣度於新能源等市場應用。

  30. 英業達Q2純益季增逾5成 上半年EPS 0.63元

    2023-08-11T18:33:07+08:00

    英業達 (2356-TW) 今 (11) 日公布上半年業績成果,第二季稅後純益 13.9 億元,季增 57.8%、年減 7.3%,每股純益 0.38 元,上半年稅後純益 22.7 億元,年減 23.9%,每股純益 0.63 元。英業達董事會今日也決議對泰國子公司 Inventec Electronics (Thailand) 現金增資泰銖 29 億元,且因應業務擴展需,將興建廠房,此新廠工程總預算不超過 1.518 億元。英業達第二季營收 1306.5 億元,季增 8.7%、年減 3.7%,毛利率 4.6%,季減 0.3 個百分點、年增 0.24 個百分點,營益率 1.13%,季增 0.06 個百分點、年減 0.03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3.9 億元,季增 57.8%、年減 7.3%,每股純益 0.38 元。英業達上半年營收 2508.34 億元,年減 5.18%,毛利率 4.76%,年增 0.35 個百分點,營益率 1.1%,年增 0.08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22.7 億元,年減 23.9%,每股純益 0.63 元。英業達累計今年前 7 個月營收稅後純益 22.7 億元,年減 23.9%,預估第三季筆電出貨量約將於上一季相當,約落在 490 萬台,高階 AI 伺服器新品將在第三季放量,為營運增添動能。